AMD R9系列達到 VR推薦採用
這週末最熱門的科技新聞就是HTC Vive™了,這款定價799美元的產品將於2月29日開放預購。Valve更釋出第一款虛擬實境(VR)效能測試程式,協助終端使用者測試自身使用的系統能否執行Steam®VR。
這款應用程式能呈現《光圈科技機械人維修展示》(Aperture Science Robot Repair demo)的高品質VR內容,這部專為HTC Vive製作的展示片能於任何PC上運行,無須連結VR頭戴式裝置。任何人都可下載這部展示片以測試自家的系統。
簡單來說,測試採動態解析(dynamic fidelity)技術,可自動調整影像品質,以避免畫面停頓,讓VR營造的臨場感瞬間消失殆盡。CPU與GPU硬體會依其性能歸納為三種類別,分別為VR Recommended、VR Capable或VR Not Ready,反映其呈現的臨場感。
AMD非常高興向各位分享有AMD旗下所Radeon R9 390系列以及Fury系列產品,包括R9 Nano,均達到VR推薦採用(Recommended for VR)的最高標準,此效能證實了AMD和Valve以及其他技術夥伴攜手合作的成果,透過LiquidVR計畫使我們的產品皆展現最佳的虛擬實境體驗
下表歸納出GPU評測的結果並附上系統組態,可作為自行量測效能的參考基準。
-
GPU 分數 GeForce GTX 980 TI
11
Radeon R9 Fury X
9.6
Radeon R9 Fury
9.2
GeForce GTX 980
8.1
Radeon R9 Nano
8
Radeon R9 390x
7.8
Radeon R9 390
7
GeForce GTX 970
6.5
2016年2月21日進行測試,採用以下系統規格:Intel i7-6700K處理器;2個4GB DDR4-2666 RAM記憶體;Z170主機板;Radeon Software 16.1.1版;NVIDIA驅動程式361.91版;Win10 64位元版作業系統。
由上圖可見Radeon R9系列產品能為HTC Vive頭戴式裝置提供極佳的VR體驗,不論你是選用R9 390亦或是R9 Fury等,而且在mini-ITX規格的小型電腦中,Radeon R9 Nano的VR測試表現仍達到VR推薦標準,你也可以自己下載該展示片動手測試。
此外,AMD和Valve密切合作,建置AMD LiquidVR其中一項主要功能,將名為Affinity多重GPU(Affinity multi-GPU)功能放入至《Aperture Science Robot Repair》展示片中,藉以展現此款工具的能力。它就像VR專屬的CrossFire技術,程式可指定某個GPU負責運算左眼螢幕的畫面,並指定另一個GPU負責運算右眼螢幕的畫面。雖建置Affinity mGPU技術於此程式的工作尚未全部完成,但光是運用單一GPU進行運算的結果,已可明顯看出效能有大幅的提升。
HTC Vive結合Steam®VR創造出的使用體驗足以令人熱血沸騰,不僅為數百萬Radeon使用者帶來無與倫比的虛擬實境功能,同時亦保證AMD GPU的高效能可驅動HTC Vive頭戴式裝置。玩家們欲享受震撼的VR感官體驗,不妨考慮選購上述顯示卡。
- 一起宅在家,挑戰5G Craft菁英挑戰賽,發揮你我宅能量,創造5G新世代 - 2021 年 07 月 07 日
- 全漢創新電源,迎向AIoT新時代 - 2019 年 05 月 27 日
- IFA消費電子與家電產業趨勢研討 5/28登場 - 2019 年 05 月 16 日
- 台達電子發表世界第一台8K DLP 雷射投影機 - 2018 年 08 月 31 日
- 「大」到吃手手! 玩家共和國於CES發表65吋4K HDR電競顯示器ROG Swift PG65 - 2018 年 01 月 10 日